PARTY BUILDING More
主题党日“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于7月18日胜利闭幕,7月26日中心党支部按照部署,组织开展了以“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第一次全体集中专题学习为主题的党日活动。会议由宣传委员牛亨艺同志主持,中心主任王校武,副主任郭清及在京党员参会。 按照惯例全体在高唱国歌,支部书记领誓重温入党誓词并带头交纳当月党费的规定内容后,进入此次主题党日活动的第一议题: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 学习会对“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进行了原文再读,王校武书记重点结合了专家的权威解读及归纳整理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点词分:全会的重要地位;全会精神的主要内容;全面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三部分对全会内容进行了梳理讲解。 学习会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了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科学谋划和系统部署。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时代意义。 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共15个部分、60条,分三大板块,共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擘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举措,是指导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总动员、总部署,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学习会上王书记强调,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中心当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中心党支部要带头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深刻把握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以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积极担当作为。 学习会要求,党支部先学一步、深学一层、以上率下,在中心内迅速兴起学习全会精神的热潮。中心全体党员要把学习贯彻好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心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要结合“党纪学习教育”收官阶段的各项要求,力戒形式主义,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实质,准确把握核心要义,切实提高工作中履职尽责的能力水平。 学习会最后,全体人员也纷纷表达了自己对全会精神的认识,表示对全会精神要深学细悟,紧跟中央大政方针,对全会中涉及到的业务相关领域内容有侧重点地进行系统归纳,明确方向,找准“改革”发力点,要再原原本本学、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努力掌握全会精神的丰富内涵,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促进中心各项事业向着既定目标更好发展。
物流国合中心“七一”主题党日活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深入领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2024年7月1日上午,物资流通国际合作事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党支部在京召开了一次特殊的主题党日活动,由王校武书记主持,中心全体在京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青年员工参加。 活动在党支部书记王校武同志带领大家重温入党誓词中开始,并传达了上级党委的各项通知要求。 随后,全体一同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再次回顾了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展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以及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牢牢把握的“九个必须”经验启示和根本要求。 在本次活动中,中心党支部组织安排中心的三位青年同事在“七一”党的生日这天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的仪式。王书记一一接过忠诚的申请。这使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青年同事感受到了生命中最重要、最光荣的时刻,平添了荣誉感和使命感,也使他们能更积极主动的向党组织靠拢,向优秀党员学习看齐,更快更好地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 青年同事们纷纷表示,在工作中深切感受到中心的党建氛围,决心要向优秀党员学习看齐,坚守岗位职责,加强思想政治学习,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深刻领悟“两个确定”的决定性意义,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听党话、跟党走,时刻用优秀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更好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活动最后,王书记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深情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高度评价党的百年伟大成就,充分显示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自信。从“三个深刻改变”,深情讴歌了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以“一个主题”,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全部内容;用“四个伟大成就”,精辟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卓越功绩;让“四个庄严宣告”,高度呈现出党的百年奋斗伟大成就的重大历史意义;“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这32个字的伟大建党精神,深深铭刻在中心全体党员心中,不忘初心,奋发有为! 王书记要求入党积极分子及递交完入党志愿书的青年同事们要努力工作、团结同事、尊敬领导;强化理论学习,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出发,向身边的老同志汲取优秀力量;要求党员同志,特别是支委同志要以身作则,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勇于斗争、善于斗争,要以“生命影响生命”,引领身边同志奋发努力,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他还强调,重温习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要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在本月党纪学习教育的收官阶段、在问题查摆以及整改回头看方面,再下功夫再见成效,切实把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同实际工作结合到位,使党纪学习教育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取得更好效果。
书记讲党课——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筑底线守初心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自2024年4月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以来,物资流通国际合作事务中心(简称“中心”)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上级党委的相关工作要求,严格执行党纪学习教育方案,采取不同形式多次组织学习,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在支部走深走实。 2024年6月24日上午,中心党支部在京开展支部书记讲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党课,会议由王校武书记主持,中心在京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参加。 党课以“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筑底线守初心”为题。首先回顾了十八大以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五次集中学习教育成果,深感每一次都是理论武装的重要课堂,每一次都是自我革命的生动实践,每一次都是凝心聚力的奋进号角。 其次,王书记从五个方面详细讲解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内容、修订背景与历史沿革、突出特点以及修订意义与深远影响、条例贯彻和学习要求;在修订内容与学习方法方面做出了深度阐述。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内容共3编、11章、158条、2.2万字。新修订的《条例》的实施,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从党章这个总源头出发,坚持严的基调,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与时俱进完善纪律规范,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带动各项纪律全面从严,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发挥纪律建设标本兼治作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会上强调,中心全体党员同志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全面认真贯彻上级党委的工作部署和要求。认真组织《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学习的全过程、全监督,带好头、领好队伍;要通过学习,真正做到保持清正廉洁,铸牢拒腐防变底线,永葆初心不变质;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履职尽责,在岗位上出彩;要通过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严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筑底线守初心,做到入脑入心见行动;每个人要列出负面清单,逐一整改落实;中心全体人员都要踔厉奋发,用青春去奋斗,在奋斗中奉献,全面践行中心的整体发展规划,全力实现中心整体发展目标。 会上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要深刻领悟新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意义与深远影响。学习中要抓住重点,要在贯彻执行上下功夫见成效;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要坚持逐章逐条学、联系实际学;要认真耐心的抓好以身边的事为例促学、以多种形式助学,以自身存在的问题边整改边学,引导带动家人及亲朋学;真正使学习党纪的过程成为增强纪律意识、提高党性修养的过程。 与会同志展开讨论踊跃发言,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党课更清晰地了解到了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清楚了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认识到了要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用党章党规党纪严格约束好自己的一言一行,要始终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做到心中有“戒”,言行有“界”;要时刻对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规定检视自己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方面存在的问题,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做更好为中心发展的守纪人。
“党纪学习教育”集中学习之三 物资流通国际合作事务中心(简称“中心”)党支部执行“党纪学习教育”学习班学习计划有序推进学习开展,于6月14日上午组织了“党纪学习教育”学习班第三次集中学习。会议由宣传委员牛亨艺同志主持,中心主任王校武,副主任郭清及在京党员参会。 此次集中学习的第一议题重点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了解我们党为什么要自我革命、为什么能自我革命、怎样推进自我革命三个重大问题以及推进自我革命“九个以”的实践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凝结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丰富实践经验和重要理论成果,凝聚了全党高度共识,为新时代新征程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了根本遵循,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的行动指南。 按照学习议程,中心全体党员进行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学习问答,通过问答的形式再次着重学习“党的纪律处分工作的原则是什么”、“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指的是什么”等25点重要内容,并要求各处室会后按要求对进行深化自学自查自纠的工作进行部署传达。 会议中王校武书记强调,中心全体要深入学习领悟、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自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上来,忠诚老实履职尽责,做到思想自觉;同时重申了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性,中心党员干部要高度重视,要搞清楚党纪是什么,理解要学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切实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做到行动自觉,扎实推进中心各项工作的开展。
DIGITAL More
文章 积极应对外贸数字化绿色化趋势
作者:黄丽华(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教授、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近日,我国上半年外贸“成绩单”出炉。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1.17万亿元,同比增长6.1%,历史同期首次超过21万亿元,反映出我国外贸进出口较强的韧性和活力。 创新让中国外贸发展底气越来越足,绿色已成为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统计显示,2023年,我国出口高技术产品占出口总值的18.7%,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占整体出口的21%。我国出口的每10辆汽车中有4辆是电动汽车,每10辆轨道机车中有7辆是电力机车,出口的蓄电池近九成是锂电池。2013年至2022年,我国绿色贸易规模年均增长3.18%,在全球的占比提升2.3个百分点。 数字化、绿色化是国际贸易发展的方向和未来,也是外贸产品创新、结构升级的两大新动能。《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就深化外贸体制改革作出重要部署,提出强化贸易政策和财税、金融、产业政策协同,打造贸易强国制度支撑和政策支持体系,加快内外贸一体化改革,积极应对贸易数字化、绿色化趋势。这为培育外贸新优势新动能、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提供了重要指引。外贸数字化、绿色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将有助于提高传统贸易效率,延伸价值链并推动模式创新,为实现外贸稳定增长提供更有力支撑。 当前,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迅猛发展,广泛渗透到外贸订购、交付等各环节,促进了数字货物贸易、数字服务贸易和跨境数据要素贸易的快速增长。在数字化浪潮推动下,外贸流程优化、成本降低,市场透明度提升,信息流通加快,提高了交易效率和响应速度。同时,在能源、材料和制造业等领域,绿色化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了相关产业的附加值和创新能力。可以说,外贸数字化与绿色化转型,不仅助力塑造外贸新格局,还有利于赢得更多发展主动权、扩大市场影响力。当前,我国在外贸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发展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夯实绿色基建、加强跨界合作,从而推进产业转型、模式创新,将为外贸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新动能。 完善顶层设计,强化政策指引。促进外贸数字化与绿色化的深度融合,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牵引和保障。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更好支持外贸企业在贸易开发、执行等全链条全环节数字化转型,推广应用电子提单、电子信用证等方式加快变革传统贸易流程,推进贸易数字化进程,促进数字贸易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融合发展。 夯实绿色贸易基础,优化外贸环境。积极搭建绿色贸易政策通道,提高绿色贸易便利化水平。积极引导个人消费者消费绿色产品、企业生产者引进绿色设备,减少经济主体绿色贸易成本,持续打造良好的绿色贸易营商环境。积极参与国际绿色标准制定,加强绿色标准国际合作,增强绿色贸易政策的国际衔接。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积极打造绿色供应链、产品链和标准链,鼓励并推动企业间深化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等领域的务实合作,进一步擦亮共建“一带一路”的绿色底色。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蓄积发展新优势。加强数字化和绿色化赋能,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提升外贸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不断促进产业升级。推动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锂电池等新兴产业发展,进一步优化外贸产业结构,以更好地满足全球市场对绿色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创新外贸模式,催生外贸新业态。推进跨境电商业态创新,支持有条件的传统外贸企业和生产制造企业自建电子商务平台,加强自主品牌培育和电商渠道建设。积极发展数字化定制服务,依托3D打印、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数字技术,满足消费者个性化产品和服务需求。积极推动绿色贸易模式,鼓励企业采用资源循环利用的生产方式,推广环保标签和认证体系,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2024-08-16
文章 发展跨境电商 激发外贸动能
海外食品、美妆用品、保健品“飞”入中国百姓家,中国产服装、鞋帽、日用品通达全球……近年来,跨境电商凭借线上交易、非接触式交货、交易链条短等优势,迅速发展壮大。据最新统计数据,2024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22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增速高于同期我国外贸整体4.4个百分点。海关每年监管的跨境电商、跨境邮件快件包裹量达70多亿件,平均下来,每天有2000万件左右。从2018年的1.06万亿元,到2023年的2.38万亿元,5年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了1.2倍。跨境电商整体规模由小到大、由大到优,已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有生力量,也是全球经贸领域的新亮点。 作为一种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外贸新业态新模式,跨境电商经营理念新、技术支撑强、应变速度快,为我国对外贸易增长发挥了强大的带动作用。利用跨境电商对生产要素进行创新性配置,同样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特征和要求。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跨境电商发展。自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跨境电商一直是各级政府关注的重点工作之一。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关于跨境电子商务出口退运商品税收政策的公告》等文件的出台,也为促进跨境电商发展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持。在实践中,跨境电商相关举措得到推广。2015年,国务院首次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此后经6次扩围,共设立了165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实现31个省区市全覆盖。跨境电商交易、支付、物流、通关、退税、结汇等环节制度体系加快完善,技术标准、业务流程、监管模式、信息化建设等不断健全。各项有力举措共同推动跨境电商轻装上阵、蓬勃发展。 贸易作为一种跨国交易行为,需要由企业作为主体来开展。目前,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达64.5万家,据初步统计,全国跨境电商主体超过12万家,电商主体快速增长为跨境电商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成本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以产业园区带动跨境电商集聚发展是降低贸易成本的有效途径。我国跨境电商产业园区超过1000个,跨境电商主体在园区集聚,上下游生产性服务业配套不断完善,进一步降低了行业成本。在物流配送环节,跨境电商企业通过直邮跨境专线、海外仓等不同模式构建竞争优势。目前海外仓数量达2500余个,总面积达3000多万平方米。在经营模式上,跨境电商的创新性托管模式,大幅降低了专业化限制和国际贸易门槛,使国内中小企业、供应链工厂有机会加入出海大潮。在营销和管理上,跨境电商企业发挥数据和算法优势,推动营销与管理从粗放到精细,构建起了高性价比、高效生产、快速供货的跨境电商供应链优势。经营主体增长、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建设、海外仓建设、管理精细化,为我国跨境电商构建起了综合性竞争优势,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跨境电商是一条前景广阔的赛道。在政策和技术的助力下,我国跨境电商跑出了加速度,未来市场仍有巨大潜力需要挖掘,有广阔空间可以拓展。 下一步,要继续大力培育跨境电商经营主体,推动跨境电商与产业融合发展,打造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带。加快跨境电商企业品牌建设,支持企业“借展出海”,提升贸易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畅通跨境电商企业融资渠道,优化跨境资金结算服务,依法合规发展供应链金融,强化跨境电商的资金保障,降低经营成本。同时,优化跨境电商出口监管,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提升跨境数据管理和服务水平。此外,还要积极参与多边机制谈判和交流合作,在电子单证、无纸贸易、电子交易等方面的国际标准与规则制定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信,随着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市场体系日益健全,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叠加产品质量提升、品牌建设提速,我国贸易领域的竞争优势将持续显现。不断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必将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作者:刘志成,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2024-08-12
文章 商务部:下一步要支持地方、企业探索贸易全链条数字化的实现路径
8月2日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透露,培育外贸新动能是顺应市场规律和国际需求的主动作为,目的是优化外贸产品结构,提升贸易效率,更好地满足最终用户生产生活的需要,途径是深化国际合作,支持鼓励供应链的创新。 从上半年进出口的表现看,我国外贸在四个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这也是外贸新动能培育的着力点。 促进跨境电商进出口双向活跃。上半年,每天大约有900万个小包裹往来于中国和世界各国之间。今年以来,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出台了支持跨境电商的专项政策,组织召开现场会,举办专题培训,开展品牌和主体培育的专项行动。 发展绿色贸易正成为趋势。上半年,商务部发布了《外贸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知识手册》,后续还将继续编发。还举办了专题辅导培训,正在加快建设绿色贸易公共服务平台,将为外贸企业提供多样化公共服务。 贸易数字化步伐加快。今年以来,商务部与相关部门积极推动数字技术在贸易领域的应用,中国部分港口无纸化的放货比例达到90%。商务部举办多场贸易数字化交流活动,研究在金融等相关领域为应用电子贸易提单创造便利化的环境。同时推动国际合作,和贸易伙伴一起开展国际贸易全程的数字化业务试点。 扩大进口为贸易伙伴提供动力和机遇。积极扩大进口是中国自主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是对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也是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主动担当。中国不断提升进口贸易的便利化水平,今年上半年中国进口规模达到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5.2%。 2024-08-09
文章 因地制宜创新发展数字贸易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创新发展数字贸易。作为深化外贸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技术、管理、生产以及外贸模式等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数字贸易领域探索更多应用场景,发挥数字贸易对传统贸易转型升级的带动作用,也是持续优化贸易体制的重要动力所在。 数字贸易离不开传统贸易的稳健有序发展,这是创新发展数字贸易的重要前提。追求新的贸易方式和培育新业态,不是盲目求新,更不是另起炉灶。相反,传统贸易能够为数字贸易发展提供宽广的试验空间,是加快外贸新动能产生的载体。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进出口规模达27193.7亿元,同比增长8.5%。很多加工型贸易及其关联的服务业产业链供应链,为数字技术在传统贸易领域应用提供了典型场景。以智能化生产为例,在大量用户反馈基础上形成的生产系统,叠加相关技术应用,会更加智能、灵敏,能够实现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匹配,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随着消费者对产品需求结构的变化,大量个性化的需求也将不断涌现,立足传统贸易做好数字技术赋能,将为数字贸易扎实发展并与其他贸易形态形成良性互动提供关键支撑。 创新发展数字贸易,要做好平台建设。当前,跨境电商是数字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相关的综合试验区在技术、管理、配套保障等方面也在加快探索。从本质上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对发展数字贸易起到的核心作用,就是提供媒介和平台,提高供需双方交易效率,有效避免信息不对称等情况。平台的建设离不开相关数字技术、数据的支撑,同时也需要在规则、制度等方面做好配套,比如,生产全流程数据的归集和运用、消费者行为数据的有效保护等。平台建设做得越扎实,数字贸易创新发展的空间就越大。此外,要加快培育数字贸易领域专精特新企业,提升企业市场布局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创新发展数字贸易,精准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至关重要,这直接关系到互联互通和可持续发展。精准对接的内在要求有两方面,一是积极参与相关多边谈判,广泛参与数字贸易相关规则的制定。只有在具体实践中,才能更好掌握高标准经贸规则,用好规则为我国数字贸易发展服务。二是及时总结对接高标准经贸规则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难点,结合产业发展实际逐个破题,提高对接效率。规则兼容问题是许多国家在进行经贸规则多边、双边谈判时经常遇到的难题,克服这一难题的关键是做好扎实的情景分析,并提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当前,瞄准电子商务、跨境数据、跨境金融等重点领域探索创新,选取细分行业作为试点试验载体,开展相关测试和情况模拟,这些都是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促进数字贸易发展过程中的必要环节和有益积累。应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出台数字贸易地方性法规,强化数字贸易规则构建,持续拓宽数字贸易领域开放程度。 从加快形成外贸领域新动能角度看,创新发展数字贸易还需要在服务、管理两个维度加强制度保障。做好服务,是在联系企业、通关便利化、产销顺畅衔接等方面完善现有举措,并根据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做好管理,是要完善相关监管规则和体系,加强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切实维护平台、企业合法权益,营造有序竞争的行业发展环境。要在产品质量监督等方面持续发力,更好发挥制度标准的牵引作用,提升“中国制造”美誉度,增强外贸出口商品竞争力。整个服务、管理的板块涉及多个环节和流程,内容庞杂,推进过程中应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各项工作,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本地数字贸易,及时推广好的经验。 (作者系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研究员) 2024-08-05
文章 推进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三个维度
作为数字技术与国际贸易的有机结合,数字贸易在我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是我国加快贸易强国建设的新引擎。深入推进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既是培育外贸新动能的有效举措,也是拓展制度型开放的必然要求。纵观数字贸易诞生和发展的历程,技术、数据和制度是弥足重要的支撑。技术的进步和渗透为贸易模式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底层动力,数据的开发和应用为建立国际竞争优势提供了关键抓手,制度的优化和完善则为打造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市场体系提供重要保障。当前,我国数字贸易蓬勃发展,但数字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的占比还不够高,结构还有待优化,市场中还存在制约企业提升贸易绩效的因素。为此,需要通过相关领域的改革,更好地发挥技术、数据和制度的重要作用,不断释放数字贸易增长潜力。 技术维度: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并重 数字贸易是数字技术在贸易领域应用而产生的结果,大致可分为贸易数字化和数字化贸易两部分,前者强调传统贸易活动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后者主要指以数字内容、数字服务和数据为标的的新型贸易活动。贸易数字化是技术不断驱动贸易转型的过程。从早期EDI技术引入使得“无纸化贸易”成为可能,到之后互联网技术催生线上贸易,再到如今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全面赋能各个贸易环节,贸易数字化的形式更加多元,承载的功能越来越丰富。在技术赋能下,信息搜寻、营销推广、沟通磋商等贸易成本持续降低,吸引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参与到贸易活动当中,供需匹配效率显著提升。数字化贸易是技术持续革新的产物。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不仅推动纸质书籍、光碟等实体内容产品向电子书、在线音乐等数字内容产品转变,还催生数据产品及其相关衍生服务的出现,贸易标的范围进一步拓宽。 量质齐升是我国数字贸易进一步发展的方向,这对数字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都提出更高要求。现实中,既要注重技术应用的广度也要注重技术应用的深度。 提升数字技术在数字贸易中的应用广度。一是在数字贸易活动中应用更多前沿技术。数字技术更新迭代迅速,为解决限制数字贸易发展的各类问题提供了更多可能。例如,跨境电商出口企业可以在平台上搭建基于VR技术的虚拟工厂,让海外客户在线体验式了解门店、工厂全貌和真实生产制造过程,从而降低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再如,使用大语言模型自动生成高质量的商品描述、广告文案等,有助于降低营销成本,提高用户注意力获取效率。二是拓展数字技术在数字贸易中的应用场景,补齐制约数字贸易发展的短板。例如,基于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建立产品质量全流程追溯系统,严格把控生产、流通每一环节,促进产品质量提升。 提升数字技术在数字贸易中的应用深度。一方面,提升数字技术在中小企业的渗透率。中小企业是数字贸易活动的绝对主体,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提升数字贸易整体绩效的重要内容。但在现实中,企业规模越小,越难发挥数字化转型的规模经济效应,这导致中小企业单靠自身力量很难真正实现转型。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数字贸易平台降低中小企业使用数字技术门槛的作用。平台通过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和集成各种能够赋能中小企业营销、沟通、支付等活动的数字化工具,并在合理范围内降低各类工具的使用成本,通过网络外部性的正反馈作用提升数字技术在中小企业的渗透率。另一方面,利用数字技术深入优化数字贸易全链路。尽管目前数字贸易很多环节都已触及数字化,但仍存在不少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地方,还未能实质性发挥数字技术在降本增效方面的作用。例如,跨境电商平台上智能客服普遍存在灵活性差、准确率低、套路严重等问题,亟须使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各类沟通情境进行深入模拟和学习,优化其人工智能算法,提升沟通效率。 数据维度:统筹把握数据流动与数据安全 数字贸易在降低信息不对称、开展差异化竞争、把握个性化需求、实施动态化定价等多个方面均离不开数据这一新型生产要素作用的发挥。不同于劳动、资本等传统要素,数据具有非竞争性、非耗竭性、可复制性等突出特征,这使得数据能以较低边际成本产生较高经济效益。这一特征和优势决定了,一方面,数据唯有流动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数据价值的发挥必须以保障数据安全为基础。在深入推进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数据流动与数据安全需要统筹考虑、双管齐下。 促进数据合理流动以加速数据要素价值化。加强各类数据开发,做好数据的全生命周期价值管理。目前对数据的开发主要体现在消费端,对供应链上下游其他环节沉淀的大量数据利用不足,且很多中小企业还缺乏利用数据赋能的意识。应进一步拓展数字贸易数据的开发范围,尤其加强对询盘、生产、物流、售后等环节数据的发掘,打通采集、标注、存储、传输、管理、分析、应用等环节,在各环节注意对数据质量的把控,打造数据治理管理闭环。完善市场交易机制,通过数据流动拓展数据要素应用场景。目前贵州、上海、浙江、山东等省份已建立数据交易所或数据交易中心,以这些机构为基础打造内容丰富、模式多元、交易透明的数据流动和共享平台,建设数据交易链,能够为数字贸易各类场景需要充分匹配数据创新产品。利用各地逐步试行国际大数据交易所、跨境数字服务联盟等积极探索跨境数据有序流动的模式,大力发展离岸数据服务外包、离岸数据交易平台等新业态,为数据要素赋能数字贸易打通国际通道。 在数据流动过程中强化对数据安全的保障。在数字贸易活动中,加强对消费者、企业等主体的数据权利保护,规范数据交易市场。对消费者、厂商、服务商等各类主体数据的采集、存储、交易、使用等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保证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性,以契约形式限制各类数据产品的使用范围,同时畅通第三方及社会监督渠道,完善数据交易链各环节的追责制度。建立数据跨境流动的标准和规则,探索国际互认机制。数据跨境流动有助于数字贸易企业把握国际市场动态、开展柔性生产策略,但前提是保障在合理范围内有序安全流动。 制度维度:依据实际不断优化管理规则 由于模式特征不同,围绕传统贸易建立的法规、政策等制度安排在诸多地方不能完全匹配数字贸易的发展需求,因此,形成与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制度体系是大势所趋,既要放松不适宜的管理要求,也应加强对新情况新现象的监管,通过不断优化相关制度安排,改善数字贸易发展环境。 一方面,通过改革破除传统管理体制中不相适宜的规则,激发市场活力,促进良性竞争。数字贸易是一种新的贸易形式,依照传统贸易管理规则,企业在“关”“检”“汇”“税”等环节会面临不同程度的现实阻碍,因此需要调整或适度放松规制以减少对数字贸易发展的制约。例如,“无票免税”政策的出台就彻底解决了跨境电商出口退税难的问题。当前调整的重点领域,一是在跨境电商方面,进一步畅通线上进出口渠道。针对B2C、B2B、C2C等不同发展模式,在海关进出口通关查验、进口准入、出口退货、申报纳税等方面统筹考虑各个环节实际需求,适度放松管理要求。实践中应继续借助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开展先行的政策试验,推动成熟经验向全国推广。二是在数字服务贸易方面,优化负面清单制度,促进市场公平有序竞争。通过实施负面清单制度来保证对境内外服务提供者一视同仁、平等准入,有助于打造开放、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今年商务部发布的全国版和自贸试验区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分别有71条、68条,未来随着技术和法律双重保障水平的提升,可以合理缩减负面清单条目,并保持对负面清单的定期优化。 另一方面,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不合理的数字贸易市场行为加强管理和约束,维护市场秩序,遏制恶性竞争。在国内,增强市场监测,对新型业态进行合理规制。针对网络交易信息不透明、不对称、不准确等问题,以及虚假宣传、误导消费等现象,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加强监测,实时掌握供应商在各项合规指标方面的表现,畅通消费者维权渠道,对不规范、不合法现象及时出台治理规定、公布典型案例,切实维护市场秩序。在国际上,推进协商谈判,高标准对接国际经贸规则。不同国家在绿色低碳、市场秩序、清关程序等方面的政策或规定层出不穷,这对我国数字贸易的规范发展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为此,须及时跟进国际市场变化,充分了解各国政策发展动态,通过高标准对接来提前约束国内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加速《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申请进程,在区域贸易协定及多边贸易谈判中更深程度地参与数字贸易规则构建,助力形成统一、开放、公平的数字贸易规则体系。 (作者:郭继文、马述忠,分别系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副教授,浙江大学中国数字贸易研究院院长、教授) 2024-07-19
LINKS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CIMETCC
WeChat Official Accounts
微信视频号二维码 CIMETCC
WeChat Official Chann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