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迎来顶层设计。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建设数字中国、贸易强国。
数字贸易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三大支柱之一。从体制机制及制度型开放角度前瞻,我国数字贸易发展的潜力如何?如何培育壮大各类数字贸易经营主体,更好建设和发挥数字贸易出口平台的作用?如何深化数字贸易国际合作?针对这些问题,相关专家结合《意见》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发展潜力的进一步释放,需要在治理上实现持续创新
“中国秉持开放合作共赢的全球化发展理念,出台《意见》,强化数字贸易顶层设计,扩大数字领域对外开放,加快对接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大力发展数字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数字贸易将成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新亮点,贸易强国建设的‘新引擎’。”商务部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研究员聂平香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三级调研员陈红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数字贸易发展潜力的进一步释放,需要在治理上实现持续创新。“OECD数字服务贸易限制性指数显示,中国在数据跨境流动和本地化要求及部分行业的市场准入等方面仍有改善空间。《意见》提出放宽市场准入、促进数据跨境流动、改革创新试点等制度型开放举措,正是为实现治理优化而作出的积极努力。”陈红娜说。
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主任陈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待我国数字贸易发展的潜力。一是电商驱动的贸易模式创新。跨境电商成为我国数字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突出特色,其规模持续快速增长。二是数字内容与文化贸易的融合发展。我国数字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贸易优势。三是传统服务贸易的数字化转型加速。众包、云外包、平台分包等服务外包新业态新模式,提高了服务的可贸易性和国际竞争力。
“此外,还有数字贸易的国际交流合作。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多边合作机制的深化,我国与共建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合作将不断加强,数字贸易有望在这些新兴市场实现快速增长,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陈端说。
从多方面培育壮大各类数字贸易经营主体
《数字贸易发展与合作报告(2024年)》显示,中国10强互联网及软件企业的海外业务收入占比仅为7.03%,国际化程度偏低。
陈红娜认为,未来,应从多方面培育壮大主体,包括支持技术创新、提升融资便利、强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以及优化产业生态等。数字贸易出口平台将在此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其软硬件政策环境和资源整合优势,可为企业提供孵化和支持。未来若能把各个平台所代表的“点”连成“网”,将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等,为我国数字贸易发展提供更强支撑。
“围绕跨境电商、软件信息、工业互联网等优势和潜力领域,进一步梳理各行业重点进出口企业和品牌企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数字贸易领军企业建设。重点关注数字贸易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培育一批数字贸易领域成长性好、增长潜力大的中小企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聂平香说。
陈端认为,对于数字贸易经营主体,尤其是中小微数字企业,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是关键。例如,在数字内容创作领域,放宽对小型创意工作室的资质要求,减少不必要的注册资本、办公场地等限制条件。“加强数字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对于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数字贸易经营主体至关重要。要完善数字专利、数字版权、数字商标等知识产权的申请、审查和授权制度。”陈端说。
深化国际合作
为数字贸易创造更多可能
“面对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快速迭代,国际规则谈判难以覆盖所有问题。通过监管互操作、标准兼容及结果互认等国际合作模式,能切实打通跨境发展通道。在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与各国深化合作有助于推动技术应用的全球共享,构建服务人类整体利益的发展和监管环境,为数字贸易创造更多可能。”陈红娜说。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国际航运发展与物权数字化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高级研究员甘露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建议,中国应借力“一带一路”倡议深化数字贸易国际合作,深度参与全球数字贸易规则重构。
一是加大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选择合适时机在“一带一路”自由贸易协定中增设“互联网互通费用分摊”条款,与共建国家共商共建互通互联的网络基础设施,以此减少“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数据跨境流动成本,提升“一带一路”数据要素利用效率和数字治理水平。
二是在规则和制度层面弥合“一带一路”数字贸易鸿沟。扩大《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适用领域和范围,促进形成协调统一、相互衔接、互通互融的“一带一路”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体系。
三是以现有的“一带一路”双边多边数字贸易协定为基础,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前沿数字技术治理合作,增进技术标准互认,逐步建立起以中国数字技术为核心的“一带一路”数字技术标准和规则体系。
四是将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战略支点,先行对接CPTPP与DEPA中的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在完善数字贸易立法、加强数字贸易监管、深化数字贸易国际合作等领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