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数字贸易、绿色贸易 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
Publication Date: 2025-01-24 Article Source: 中国经济新闻网

——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综合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赵福军

外贸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联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如何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综合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赵福军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建议,2025年要多举措加快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深化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经贸合作;夯实跨境电商、数字贸易发展基础,在重点领域加快推动贸易数字化、绿色化发展。

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合作

中国经济时报:您认为,2025年,我国如何持续拓展国际市场?

赵福军:新的一年,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要与世界各国深化经贸合作,在合作中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在共同发展中开拓新机会,拓展新机遇。要继续稳住传统市场,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合作,不断拓展贸易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练好内功,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要加快塑造巩固以创新为重要特征的产业链系统竞争优势,以产业链系统竞争优势应对国际环境变化和激烈的国际竞争,以提升产业链系统竞争优势的“不变”应对国际环境的“变化”。

除此之外,要加大创新力度,加快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推出能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推出能引领市场发展方向和潮流的产品,以创新的主动赢得市场的主动和优势。

夯实跨境电商、数字贸易发展基础,加快数字贸易发展

中国经济时报:2024年,我国跨境电商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成为我国外贸的重要动能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2025年,如何夯实跨境电商基础,推动贸易数字化发展?

赵福军:2024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2.63万亿元,增长10.8%,高于总体货物贸易增速,在“卖全球”“买全球”方面潜力与优势持续释放,为我国稳外贸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与此同时,我国数字服务贸易也发展较快,2024年前11个月,数字服务贸易进出口增长6.2%。总的来说,2024年,我国数字贸易发展较快,各地在探索数字贸易发展上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探索出一些新做法。

展望2025年,在发展数字贸易上,要以各地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夯实跨境电商、数字贸易发展的基础,支持各地发展具有特色的包括跨境电商在内的数字贸易。我国各地都有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这些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是长期积累形成的,是扎根于我国国内资源、产业链的,而且很多地方的特色产业都已形成产业集聚,产业链配套相对健全,具有国际竞争力。因此,各地在发展包括跨境电商在内的数字贸易上,要充分挖掘本地特色产业的优势,以本土特色产业作为发展数字贸易的底盘。与此同时,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改造提升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并借助跨境电商方式走向全球。还要大力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对本地特色产品和优势产品进行识别溯源等。

界定清楚绿色贸易内涵,加快重点领域的绿色贸易发展

中国经济时报:2024年,我国绿色贸易领跑全球,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作出了巨大贡献。新的一年,您对发展绿色贸易有哪些建议?

赵福军:绿色贸易包括绿色货物贸易和绿色服务贸易。发展绿色贸易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系统发力。

一是要界定清楚绿色贸易的内涵。只有对绿色贸易界定清楚,才能推进绿色贸易发展。

二是从绿色货物贸易和绿色服务贸易两大类型分类推进绿色贸易发展。绿色货物贸易主要是侧重产品绿色低碳,而绿色服务贸易不仅仅指服务贸易提供过程是绿色低碳的,还包括为货物贸易生产过程提供绿色服务。因此,在发展绿色贸易上,要针对绿色货物贸易、绿色服务贸易两种类型分类推进、分类施策。

三是对绿色货物贸易所在的产业链实施一体化绿色低碳发展。贸易发展是依靠贸易背后的产业链做支撑的。因此,发展绿色贸易需要从产业链所有环节同步推进,从产业链一体化的角度系统推进。

四是建立绿色贸易的标准、认证、识别、追踪和溯源体系。在界定好绿色贸易内涵的基础上,要出台绿色贸易的标准。同时,要对生产提供出来的绿色货物贸易、绿色服务贸易进行认证识别,对销售给全球的绿色产品能进行溯源、追踪,增强对绿色产品的信用度,并建立绿色产品的品牌。

五是在我国重点领域先加快发展绿色贸易。由于发展绿色贸易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政策、制度等配套,也需要政府、企业等共同努力。因此,要先在部分重点领域先行先试,探索发展绿色贸易,逐步积累经验。在此基础上,再不断拓展领域,发展绿色贸易。

六是促进绿色贸易数字化发展。在绿色贸易发展所涉及的每一个环节都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比如,在绿色产品的生产、运输过程中运用数字化技术,在服务交易过程中运用数字化平台等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