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过年”将过去跨区域消费转化成了本地消费,也促进形成了新的消费亮点。一些贯通城市乡村、涵盖线上线下的消费场景和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不仅更好地满足了老百姓春节假期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也有助于激发更多的消费潜力。
今年春节期间,很多人响应“就地过年”号召,长途旅游、交通运输及住宿餐饮等行业受到了一些影响,但文化休闲、“云消费”等多种消费形式的兴起,让别样的“年经济”热度不减、年味十足。
春节向来是传统消费旺季,在倡导“就地过年”的背景下,如何合理引导居民消费意愿,有序促进消费潜力释放,成为今年春节各地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对此,有关部门采取政企联动、区域联动、商旅文联动等方式,围绕特色年货、年俗、年夜饭等春节消费热点,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消费促进活动。很多地方还有针对性地发放新春大礼包、电子消费券等,在鼓励民众“就地过年”的同时,也起到了促进消费、繁荣市场的作用。
年夜饭一直是春节消费的热点。在“就地过年”少聚集的要求下,今年的冷冻年菜和年菜半成品带动了年夜饭销售业务的直线飙升,即便是简单便捷的“一人食”年夜饭,也受到不少“就地过年”消费者的热捧。数据显示,在“2021全国网上年货节”十大热销年货中,半成品年夜饭位列榜首。
同样炙手可热的还有电影票房。今年春节档期电影票房不仅远超往年同档期票房,还刷新了全球单一市场单日票房、全球单一市场周末票房等多个世界纪录。此外,“就地过年”还带火了各地游乐园、农家乐等“微度假”场所,进一步提升了新春消费市场的热度。
从供需两端看,“就地过年”虽然对居民消费结构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供给端保障充足、需求端消费旺盛的总体格局并未改变,特别是随着疫情防控成效显现及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民众消费信心在进一步增强,市场持续回暖态势有望延续。换言之,“就地过年”将过去跨区域消费转化成了本地消费,也促进形成了新的消费亮点,诸如家乡年货“反向狂奔”与“淘宝式拜年”的互为补充、“云旅游”与“宅经济”的相映成趣等,让传统的周期性假日消费变成了更为新潮的常态化消费。
消费大数据让我们看到了春节消费的新动向与社会发展的新变迁。比如,洗碗机、扫地机器人、干衣机成为孝敬长辈“新三大件”,智能按摩仪、擦窗机器人等“黑科技年货”,春节期间的销售增速同比增长了1倍至3倍。此外,春节消费市场上还出现了一批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定制化、智能化商品,一些贯通城市乡村、涵盖线上线下的消费场景和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也广受欢迎,这些新型消费不仅更好地满足了老百姓春节假期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也有助于激发更多的消费潜力。从这个意义上看,今年的春节已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过大年”,它更是创造强劲消费的重要时间节点。
值得关注的是,在今年春节消费中,品质消费的趋势变得更加明显。从过去“买得起”“买得到”,到如今“买得好”“买得方便”,尤其是经历了春节高频集中消费的压力测试后,我们做好消费扩容提质工作的信心更足了,也更有底气了。
强大的国内需求是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坚实基础,也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新的一年,我们要在消费结构变化中找准需求,把扩大消费与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结合起来,在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改善消费环境、开拓消费新增长点等方面精准施策、持续发力,进一步发挥好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顾阳)
(责任编辑:王炬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