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百计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发布时间: 2013-12-06 文章来源: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  秦志辉
 

  一、中小企业发展面临新形势

  近几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高成本竞争和市场需求相对不足同时并存,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矛盾。
  总体看,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但是,近年来受国内外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经济下行的压力比较大。经济下行对中小企业的影响非常明显,需求拉力减弱,市场竞争激烈,各方面都反映经营困难的企业不断增加。
  在需求拉力减弱的同时,中小企业又面临着成本大幅上升的压力。总体看,企业的劳动力成本、融资成本、原材料成本、税费成本、物流成本都在上升。
  一是劳动力成本出现刚性上升。无论是沿海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职工工资普遍增长较快,平均达到20%至30%。同时,结构性缺工,熟练技工和技术研发人员严重缺乏,人才流失频繁等因素,在无形中推高了用工成本。另外,由于最低工作标准持续上调,相应社会保险和公积金的征缴基数也随之增长,增加了企业社会保险支出负担,工资上涨的速度已远超中小企业利润平均增速。
  二是能源、原材料价格及物流成本较高。近两年受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原材料价格涨幅趋缓,但仍明显高于出厂价格。能源成本高,电力、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价格处于历史高位徘徊,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生产和运输成本,从长期来看,能源价格维持波动攀升的势头。同时,由于劳动力、能源、土地使用成本的刚性上涨,直接推动了社会物流成本的上升。而且,行业垄断、市场封锁等现象也助推了中小企业物流成本的上升。
  三是融资成本居高不下。中小企业普遍反映,银行贷款存在审批周期长、借贷时间短、融资贵等问题。从直接融资看,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股票市场门槛较高,面向中小企业的债券类、信托类、票据类和短期融资券等金融产品创新不足,政策性创业引导基金规模小,中小企业集合债券、中小企业集合信托等融资成本高,综合融资成本往往高达12%至15%。
  四是企业税费负担仍然较重。企业承担的各类收费繁多,甚至包括一些不合理的收费、摊派等,隐形负担重。企业反映,一些行政性收费被减免了,但“变脸”为经营性收费,不减反增。
  下一步,随着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深化资源能源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等的推进,会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的相关成本。低成本竞争优势逐步丧失,又直接影响中小企业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进一步加大企业生存的压力。
  中小企业面对这些重大变化,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唯一的出路是提升自身的素质和竞争力,不断提高创新能力,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克服成本上升的压力,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没有其他捷径可走。

  二、全面转向“提素质、控成本、拓市场”

  面对新形势、新问题,中小企业工作应该以营造环境、改善服务为重点,不断提高中小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完善政策法规体系,积极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加快技术进步、提升管理、优化结构和转型升级,切实增强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推动中小企业走上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发展轨道。
  一是引导支持中小企业重视技术创新。发达国家的经历表明,在低成本竞争优势丧失后,应强化创新驱动,着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掌握知识产权,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因此,必须着力提升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推动创新要素向中小企业集聚,加大科技资源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走联合创新、合作发展的道路,降低研发成本和风险,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应把支持创新的政策落实到中小企业,引导中小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大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力度,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推动中小企业加强技术改造,运用先进适用技术以及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技术升级,提高产品质量。支持中小企业提高装备水平、优化生产流程,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积极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是引导支持中小企业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坚持把完善治理结构、推进管理创新、提升企业整体素质作为促进中小企业成长的重要基础。引导中小企业加强基础管理,强化战略、财务、营销、品牌、风险、安全和节能管理,促进企业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和常态化。鼓励中小企业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提高研发设计、生产流通、企业管理等环节的信息化水平。引导中小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培育和壮大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引导和鼓励中小企业加强管理创新,适应时代和企业发展要求,采用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加强中小企业家队伍建设,加快培育更多的高素质企业家和企业人才团队。进一步提高职工素质,注重培养专业技能人才。
  三是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从融资、服务、用地、减轻企业负担等企业最关心的关键点入手,研究制定配套办法,加大支持力度,尽可能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信贷投入的杠杆作用,引导信贷投资方向,调动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加大对信用担保业的投入,引导民间资金注入。加大中小企业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区域性金融机构加快发展,鼓励设立面向中小企业融资的信贷分支机构。加强直接融资工作,通过资本市场、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债券市场等加大融资力度。针对当前大企业拖欠配套中小企业资金的现象,尽快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缩短拖欠时间,减少拖欠现象。进一步清理整合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取消各种垄断性的经营收费等。
  四是帮助企业拓展市场。帮助中小企业拓展国内国际市场,为中小企业搭建各类商品交易平台,开展中小企业供需对接活动,加强工贸结合、农贸结合和内外贸结合,鼓励中小企业参加国内外展览展销活动,进一步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力度。同时,积极推动中小企业电子商务,通过网上交易,降低成本,拓展市场。


  三、集聚全社会的力量加强服务

  中小企业量大面广,很多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应注重政府引导和发挥市场机制相结合,利用有限的政府资源撬动潜力无限的社会资源,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全面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中小企业发展,已基本形成了以国家综合性服务机构为龙头,以省市综合性的服务机构为核心,以专业性的服务机构为依托,以社会各类各种性质的服务机构为基础,通过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省市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网络的方式,将各类社会服务机构和市场化的中介机构整合在一起,基本形成了上下贯通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共同开展对中小企业的各类服务,对中小企业成长和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下一步,应继续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支持力度,健全各种类型的公共服务平台,重在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技术、培训、信息、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咨询等公共服务功能,丰富服务内容,规范服务行为,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多元化、低成本、高质量的公共服务;继续鼓励和引导各类行业协会(商会)提升发展,充分发挥协会(商会)在政策咨询、信息沟通、引资引智、行业整合、合作交流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大力发展市场化中介服务,将大部分的投资融资、信用担保、技术支持、人才培养、管理咨询、市场开拓、信息服务等工作,交给专业化的市场和企业去做,引导它们规范服务行为,扩大服务范围,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为中小企业解决更多的困难,提供更好的服务。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中小企业提供科技、管理、人才培训等服务。
  从服务的功能看,重点还是应该围绕中小企业“提素质、控成本、拓市场”的迫切需求,完善服务链条,提升服务能力,全面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在技术创新方面,应以提升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重点,着力加强和改进对中小企业的创新服务,在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和集聚的地方,支持建立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设计研发、信息咨询、试验检测等技术和服务;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开放科技资源,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大力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在管理提升方面,应继续加大培训支持的力度,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加强中小企业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多种方式推动和引导中小企业加强管理创新。在融资服务方面,通过搭建各种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平台,来推动开展多种形式的银企对接,拓展和创新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信息渠道,开设投融资咨询、贷款指导等服务,不断帮助中小企业拓展利用创业投资、小额贷款等多种融资工具。在市场开拓方面,应提升发展各类展会,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搭建平台,为中小企业市场开拓提供服务和帮助。在创业服务方面,加快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创业服务机构,大力开展创业培训、管理咨询、市场营销等服务,进一步提高创业的成功率。此外,还应加强政策咨询和信息服务,让中小企业了解政策、掌握政策、用好政策。